顯示具有
周圍食 - 尖沙咀
標籤的文章。
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
周圍食 - 尖沙咀
標籤的文章。
顯示所有文章
2019/08/20
慶生便當· 日風瞬食 - NOBU
自從有了小朋友之後,生日飯多選擇食午餐來慶生。
一來吻合小朋友一起進食的時間,二來易於控制整個流程。
洲際酒店是慶生的熱門之選之一:Lobby Lounge、Steak House、buffet,甚至乎Re
ch早已品嚐過,今趟慶生就選擇我最愛的日本料理:由店主Nob
u San 以其名開設的新派日式fusion餐廳 -
NOBU
。
閱讀更多 »
2019/04/02
細味甜蜜時光 - Rech by Alain Ducasse
七年的結婚時光稱為銅婚,代表像銅一樣不會生鏽。今年結婚
7
週年
,再度榮升為爸爸媽媽的我們,決定去好好慶祝一番。
選擇位於洲際酒店內,榮獲米芝蓮一星及福布斯四星評級,
來自法國的法式海鮮餐廳 -
Rech by Alain Ducasse
。
餐廳位於酒店大堂lobby lounge旁邊,穿過燈光較為昏暗,以french door 作裝飾的入口,
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列玻璃酒櫃和放滿海洋為題的擺件裝飾。
閱讀更多 »
2019/03/28
第五百篇:團圓 - 古琴雅苑
團年飯是年尾最豐盛、最重要的一餐。人大了,
尤其當有自己的家庭時,當晉升為人父母時,
團年飯更是最重視的日子之一,更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光。
今年年三十晚團年飯選擇到尖沙咀吃京菜的中菜館 -
古琴雅苑
。
餐廳位於15樓,打開電梯門便是接待處位置,餐廳佔地全層,
樓底不高,兩邊玻璃窗令空間未算很壓迫,縱使大時大節食客滿座。
裝潢走摩登風格的簡雅,不像傳統吃中菜的中國風格局。
閱讀更多 »
2019/01/10
Pancake還是留待去日本食好! - PAN de PAIN Pancakes & Sweets
繼抹茶過江龍甜品店相繼於香港落戶後,應該要數到日式panca
ke 店的開設。其中一間食pancake的人龍店 -
PAN de PAIN Pancakes
,位於
K11
人流不絕的位置,
每次經過都排得一條長長的人龍,食碟
pancake
都要考驗耐性
。
星期六午飯時間經過,竟然得3、4個人排隊,機會黎啦飛雲!
大概等了10分鐘就入得。還以為熱潮已過,當我們排隊等候時,
後面加入的人龍不斷呢!
閱讀更多 »
2018/12/06
沒有罪疚感的零負擔 - La Famille
店名是法文,但蛋糕風格卻走和風的
La Famille
,相比大坑店,海港城分店為外賣店,
欠缺了坐下慢慢享用的位置,比起其他分店裝潢亦偏向素色簡約,
低調得來少了份嬌媚,不過位置相對非常便利,
逛街後可以順道帶回家。
閱讀更多 »
2018/11/28
豐富又惹味的味覺體驗 - 樂天經典
之前以
8
色小籠包成城中熱話的樂天皇朝,與其副線
-
主打食南洋地道風味中菜的
樂天經典
,最近雙雙進駐尖沙咀。
兩間開設於商場同一層,風味各不同各有捧場客,開飯時間,
兩邊等候的食客把走廊堆得滿滿。帶著小寶貝外出,
先行訂檯最為穩當。
閱讀更多 »
2018/11/19
慶生·中式下午高茶! - 百樂小館
女生慶生、聚會多愛選擇西式下午茶,貪其高雅得來又精緻的骰,
而且重點更是打卡影相,不過多吃始終會有點膩,其次就是怕會肥!
這趟慶生聚會一反傳統,壽星女貴為潮州人,選擇飲中式下午茶,
選址是走年青路線的
百樂小館
。
閱讀更多 »
2018/09/29
悠哉悠然的划算午茶 - The Lounge
日航酒店隨著管理權的移交,於
2016
年完成翻新工程後,
改名為千禧新世界酒店。裝修過後沒有富麗堂皇的水晶燈,
摒棄雕花龍鳳,改為走時尚簡約型格風,更為年青一代所接受。
閱讀更多 »
2018/09/14
招架不了的法式甜蜜 - Cafe Epure
位於尖沙咀海洋中心
4
樓,獲米芝蓮一星餐廳殊榮的
Epure
,
與姊妹店法國殿堂糕點品牌
- Dalloyau
‘合併’,
‘佔用’了原先店前
Dalloyau
賣糕點的位置設成的
Café ÉPURE
,是今年慶生的地方。
雖然Epure跟Cafe Epure是同一個入口,
而
Epure
本身室內和室外用餐區設計,由我最喜愛的設計公司
Y
abu Pushelburg
所操刀,但未知
cafe
那邊的氛圍格調是否
同出一徹。不過
Cafe
那邊
:
紅色手繪畫的牆身、
藍色梳化、金屬吊燈,
帶法式情調得來優雅而精緻,加上平日下午未算有很多人光顧,
悠閒寧靜的,
是聚會長談的好地點。
閱讀更多 »
2018/09/02
完美無瑕的法日fusion - à nu retrouvez-vous
踏入老公生日月又是嚴選餐廳的時候。
為慰勞一下剛榮升做爸爸的老公,決定食好一點。篩選完一輪,
放棄酒店的餐廳,最後選擇了海港城內一間基地於東京的米芝蓮一星
fusion
菜。
起初以為fusion菜只會好睇唔好食,主打食Japanese French Fusion 的
à nu retrouvez-vous
卻令我們讚不絕口!
閱讀更多 »
2017/12/18
茶的進化論 - 2DP
對茶的認識不算是太深,尤其是中國茶,
種類五花八門之餘又博大精深,需花上時間來研究,
當中接觸最多的,極其量是上茶樓時所飲的普洱、香片和鐵觀音。
將茶與素食、甜品糅合在一起的進化概念,又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呢?!
閱讀更多 »
2017/11/17
午間悠閒小聚的選擇 - The Point
因工作關係而認識了
The Point
這家餐廳,
可惜遲遲未有光顧的契機到訪位於登龍街的元祖店,
直到於尖沙咀The One開設分店後,地點方便的驅使下,
於是週末的午餐便出走一趟造訪。
閱讀更多 »
2017/10/19
尋找蛋糕的故事 - Deli Kool
HSBC 信用卡的生日禮遇,於香格里拉酒店的Cafe Kool惠顧自助餐,除了可享有8折的優惠外,
更會免費送上一個兩磅裝的蛋糕,相當超值,可謂又食又擰呢!
閱讀更多 »
2017/10/13
痛快得肚皮幾乎到達極限 - Café Kool
嚴格遵守健康飲食期間,許多食物都變成禁忌,
生冷寒涼物全部都要禁足,選擇也變得
謹慎
。
小花們跟8月之星的我慶生,餐廳
選擇
雖由我發板,不過也有點難度,
既要符合可進食的範圍,又不可怠慢要滿足各方,自然想起
食自助餐是最好的選擇,
小花
們不用遷就我,
我也可以吃到喜歡和可以吃的食物,大家吃得痛快也吃得豐盛。
剛巧收到銀行寄來的生日優惠,多間酒店的buffet都有提供折扣,於
云云眾多
酒店
中,選擇了香格里拉酒店內的
Café Kool
,除了地點方便外,自助餐的聲譽也不錯
,於是
促成了這趟慶生buffet。
閱讀更多 »
2017/08/22
平民料理風味的居酒屋 - 八海山
夫家那邊六月生日的小朋友,決定與父親節一同慶祝,
地點要老少咸宜,食物又要滿足各人,經一輪篩選後,
最後到姐夫推介以居酒屋為主導的 -
八海山
。
閱讀更多 »
2017/08/03
壽司午餐・快閃千両 - 千両sen-ryo
云云本地壽司連鎖店中,對元氣和千両有份情意結,
味道跟品質總覺得比其他同行略勝一籌,尤其走高檔路線的
千両
,
更甚得老公歡心。
星期六壽司癮突發,就想起千両,而尖沙咀有四間千両: 海港城、美麗華、太陽廣場和九龍酒店。正值星期六的午飯時間,
到處不是人頭湧湧,就是要等位,
於是選擇到九龍酒店內地庫的分店,
如不是從地鐵站內的隧道經過見到廣告牌也不知道那處有間千両呢,
不過就是因為位處較為偏僻,猜想就算要等位也不用等太久了吧!
閱讀更多 »
2017/07/25
重開後的老鋪·風味依舊嗎? - 好時沙嗲
曾經深受食客喜愛的尖沙咀新加坡菜老鋪 -
好時沙嗲
,於尖東屹立了33年,經歷幾個月結業後戲劇性再重開,
選址好時中心原位再戰江湖,
還記得結業前一晚人人都紛紛到來湊熱鬧,高呼歎息可惜,
社交平台也給洗了版。
閱讀更多 »
2017/07/02
食物與服務並重的一頓 - 上岸料理
以往一說起棉登徑,就會聯想到各式的酒吧,放工Happy Hour的地方,晚上都可以吃到早餐的Bricklane,
以及要儲錢才可吃到的見城。時移世易,酒吧的沒落,
這條酒吧街逐漸進化成為食街: 拉麵、燒肉店、日本料理、西餐等的進駐,比以往更熱鬧,
果然酒可以不喝,但野不可以不吃!
其中一間位於街中的日本料理店:
上岸料理
。門面極之低調的簡約,
沒有窗戶可窺探內裡的情況,長掛布更遮蓋了趟門上唯一的玻璃,
更顯神祕感。
閱讀更多 »
2017/06/21
以茶入饌・高貴精緻的歎茶時光 - Tea WG Salon & Boutique
因商標註冊的官非問題,早前由TWG Tea變換成Tea WG的
Tea WG Salon & Boutique
- 來自新加坡的頂級精品茶葉品牌,不難於酒店或高級餐廳中,
喝到他們品牌的茶飲。之前進駐香港開設茶室,
更選址落戶於IFC、太古廣場和Elements這些貴價地段。
每次經過IFC那家分店,都幻想在那華麗的場景下喝茶,
化身為貴婦的滋味。碰巧小花提議來個下午茶小聚,
於是我二話不說就選址到Tea WG,不過卻選了Elements那間,因為人流會較少一點,
好讓我們慢談慢嚐。
雖然這邊人流相對較少,還是事先訂定檯為穩當。
電話查詢下原來午餐設有訂檯服務,而下午茶就要Walkin了,
而我們則選擇了Brunch時段。TWG Tea 位於Elements戲院的同層,左右隔離均是名店,
或多或少添份貴氣。
閱讀更多 »
2017/05/29
創意跟精緻・進化了的Churros - Joō de Rolls
由麵粉、糖和油混合而成的西班牙傳統小吃 - Churros 西班牙油條,於西班牙餐廳裡通常是充當甜品一環的角色。
但經過日系餐廳 -
Joō de Rolls
的'改良'與'包裝'後,搖身一變成為食店的主題。
閱讀更多 »
較舊的文章
首頁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