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下午約兩點到達,竟然不用等位之餘,而且還有很多座位,
開放式的廚房,L型的吧檯,還有數張散檯,大概可容納三十人,
牆上放了製作麵食的用具作裝飾,頗為有心思。
檯上的調味也是離不開的芝麻粒、醋、紅薑絲和辣榨菜,似乎沒太有特別的驚喜。
原本是為著沾麵而來,怎料安座後,
拉麵只有三款選擇: 白丼$79、赤丼$79和限量15碗的黑丼$89。而麵條的軟硬度,辣油、醬油、油量、叉燒和蔥的份量都設有選擇,也可加錢追加配料和麵條,另外亦有餃子、炸雞、冷豆腐等的小食提供,價錢跟其他沾麵拉麵的定位差不多。
點了一碗白丼跟一碗黑丼加半熟蛋,落單時店員沒說黑丼已售罄,心想:Lucky,
而在這25分鐘等待拉麵到來的時間,發現比我早到的食客的麵食才慢慢地送上,
重點的問題是: 剛取消了黑丼後點上的赤丼,不消一分鐘便呈上,這下子快得要命,竟比原先所點的白丼先到來,額外追加的半熟蛋要再追才到來。然而再呈上的一碗竟又是赤丼,跟店員說是白丼才對,他才恍然大悟的答我: 係喎! 這個'係喎'又再等上5分鐘的時間。是我們有幸遇上這些問題? 還是問題根本一直存在?
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誤確實令人氣憤,然而光顧的人實在不多,開業至今已多時,仍然出現此等的混亂情況,看來店方沒有檢討及正視問題所在呢。
赤丼 $79
(麵硬度: 普通,加辣: 不要,醬油量及油量: 普通,叉燒及蔥: 有)
呷一口拉麵的靈魂 - 湯底,溫度竟是呈暖和的狀態,湯面漂浮著一片凝固了的油脂(這麼快就凝固了嗎?),難道是把做沾麵的慣常溫度投放於拉麵中嗎?平心而論,
麵條只有一款 - 幼麵,雖然軟硬度可自行選擇,然而普通的程度也偏腍軟了一點。
猶如生麵的幼度,跟所謂的拉麵有點格格不入,口感沒來得豐富彈牙,
配料除蔥花和木耳絲外,叉燒就只有一塊,雖然是厚切但不算大塊,肉質偏瘦而沒帶多餘脂肪,入口有點柴口,
三款拉麵都不含半熟蛋,要另行追加+$9。從淡白的外表可知道浸透的時間不是太充裕,咬開味道果然是淡淡的,柔軟的蛋白跟流心的蛋黃倒要一讚,縱然質素未及本地幾家沾麵拉麵店的水平。
白丼 $79
(麵硬度: 普通,加辣: 不要,醬油量: 普通,油量: 少量,叉燒及蔥: 有)
遲來的白丼湯底沒有赤丼溫度的問題,更沒有泛起油脂的問題,湯入口是熱的,乍看之下湯底色水跟赤丼差不多,不過當嚐過所謂濃郁醇厚的赤丼後,這碗的豬骨味也顯得淡如水,雖然湯面有點油脂令入口帶點點厚身,可惜這淡味之選取悅不到重口味人士的味覺。
麵條跟配料與赤丼的問題相同,不再作重複了。
一橋之隔的登龍街,沾麵拉麵的競爭越演越烈,
再者,既然一碗麵食要等上25分鐘的時間,即是說廚房已應接不暇,但員工
自從要奉行健康飲食後,外出用膳均要精選再精選,可惜這次浪費了我一次的Quota。還有再光顧的動力跟理由嗎?對不起,
つけめんTETSU
店址: 銅鑼灣堅拿道西23號地舖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