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/06/18

仍然是我心中的No.1 - 中村藤吉

雖然食中村藤吉不再是新鮮的事, 但作為粉絲, 搬鋪後重開這盛事, 當然都要去朝聖一下!

還以為會像一年前開幕時人頭湧湧, 要排上幾個鐘隊, 想起都怕怕, 深恐這種情景再發生, 於是趁星期五的半天假特登前來。 是抹茶熱潮減退? 還是市場上多了選擇? 一年前門庭若市的光景竟然不再! 試業期間, 下午一點多的時間, 不用排隊之餘, 人流明顯比當年小。那也不錯, 至少可以輕輕鬆鬆的坐下享受啊。


門前的裝飾品: 掛布, 油紙傘, 榻榻米和茶具擺設等, 由舊鋪一一搬來, 一切都依舊, 唯一是取消了學茶道的空間平台, 買"手信"的櫃子也不見了。





雖然新鋪沒有The One鋪的無敵靚景, 向窗的一排並坐的座位, 對著的窗景更沒什麼可言, 而且中午過後陽光照進, 也顯得特別曬和熱, 所以店方也沒有安排讓食客坐上。 


經過窗口位走到內堂位置, 雖然自然光沒有了, 但空間比從前擴闊, 繼續行走簡約和風茶室裝潢, 而且明顯比舊鋪多設了座位, 不過仍然坐得鬆動。 



急不及待要點上食物, 餐單內的選擇跟以往差不多, 有麵食, 芭菲同和式甜品。  新品有數量限定的“藤吉拼盤” 和期間限定的“士多啤梨芭菲”。那新鮮限量供應的厥餅, 試業期間, 每日只供應14份, 可惜這次與它緣盡了!


那依舊重重的鐵茶壺, 設有茶芥收費, 每位$10, 淡淡玄米茶味, 不算太濃, 剛好。



先來麵食: 熱腐皮烏冬 $78
前一次嚐過抹茶烏冬, 這回繼續叫上。一碗暖暖的抹茶烏冬, 附有兩塊腐皮和大蔥絲。 

綠色的烏冬口感煙韌, 軟硬度適中, 不過這綠色並不代表這麵條帶有濃郁的抹茶味, 反而是來得淡淡的。 


大大塊的腐皮有嚼勁煙韌之餘, 吸湯能力不錯, 還有那甜甜的味道, 令這道素烏冬添上姿彩。而清湯是淡淡的醬油底, 幾乎喝光。

一小碟的漬物這回換上了柚子蘿蔔, 蘿蔔爽口又沾有柚子的香氣, 不錯。 不過心裡還是記掛當年的牛蒡漬物!



熱食過後, 再來一碗冷麵: 冷抹茶蕎麥麵 $78
將蔥花,wasabi加到冰凍的醬油中混和, 再將冰凍又不會有冰粒的蕎麥麵沾上醬油吃, 一解高溫之悶熱。


抹茶蕎麥麵跟抹烏冬驟眼看很像樣, 詢問之下, 蕎麥麵是邊位起角幼身一點, 而烏冬是圓角而粗身點點 (果然是有培訓, 讚!)。 盡管外形相似, 但口感不同, 蕎麥麵爽口彈牙一點, 抹茶味同樣是淡淡的不突出。 雖然沒有其他配料, 只有伴碟的柚子蘿蔔漬物, 這碟素麵來得不錯。





緊接就是主角出場: 藤吉拼盤 $108

數量限定的拼盤由多款甜品組成: 口感鬆軟的抹茶和焙茶雪芳蛋糕, 跟之前在外賣店買回家品嚐的是同出一徹, 當然沾上伴碟的紐紋雪糕, 自動加分。 

抹茶味的芝士蛋糕, 奶味較重, 口感滑溜, 酥香餅底中還加入了士多啤梨粒, 雖然味道不錯, 不過芝士蛋糕非中村的強項。


因為重點落在抹茶和焙茶味的紐紋雪糕, 一貫的香濃滑溜, 無可厚非是主角中的主角, 加上脆脆玄米粒, 亦是令人愛上中村的重要一項因素。




招牌抹茶啫喱, 滑溜質感帶抹茶的回甘, 加上白玉丸子和紅豆蓉, 亦是令人回味的材料。



估不到中村的抹茶朱古力和焙茶朱古力同樣好味。這拼盤可以一次過品嚐中村各款甜品, 令人滿足之餘, 亦可嚐到較喜歡哪一款, 繼而重鎚出擊。




與日本店同步推出的丸十士多啤梨芭菲 $108, 新品當然要一嚐。
外觀上看似與招牌芭菲分別不大。 餡料方面除以往的抹茶雪芳蛋糕, 抹茶軟雪糕, 脆脆玄米粒, 抹茶啫喱, 白玉丸子, 栗子和紅豆蓉外, 重點就是底部的士多啤梨醬。


自家製的士多啤梨醬香濃味道, 不會搶去其他配料的味道, 很融洽, 甜度又拿捏得很好, 加上新鮮士多啤梨粒, 好食又滿足!


價錢方面, 跟近在咫尺的外賣店的芭菲筒售價只是$53, 比較親民, 但餡料和味蕾上的滿足, 驅使人乖乖地為這杯付上一倍銀兩。



抹茶, 黑糖蜜刨冰 $98

大大碗刨冰, 光看已是透心涼。 


最頂的抹茶焙茶軟雪糕固之然好食, 淋上另上的沖繩今帰仁村黑糖漿和抹茶漿, 頓時將雪白的刨冰染上顏色, 令賣相更加分。



刨冰將抹茶漿的味道稍稍減淡了, 令茶味不算甘香。 反而加了黑糖漿那邊顯得很甘甜, 加上刨冰本身加入了煉奶, 令每啖更香口。

還有紅豆蓉和白玉丸子, 增加口感和味道。 刨冰幼細如綿, 口感細緻, 不過份量之多, 絕對不是獨個兒能完成, 合3人之力才可將冰山劈開。




午飯時間過後人也開始多起來, 亦需要取票輪侯, 慶幸自己早一步到來。跟樓下的NEXT店一樣, 光顧後於社交上載照片就會送上小禮物一份。

搬鋪後味道依然令人感動和喜愛, 仍然是我心中的No.1, 縱然要放下不少銀兩!當十分喜歡一個人時, 愛是會讓人失去理智的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